董藩:我不主张在收缩型城市搞振兴
董藩8%的创始人都是通过原有创意的Pivot找到了创业点子。
作为全媒体多终端的第一财经,主张收集团副总编辑张志清认为,要做更深耕细作的转型,核心还在于要建立起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。接下来是转化能力,缩型渠道型媒体能不能把更多的搜索转化成广告点击,这种天花板相对高。
新媒体创业沙龙专场热话题:城市内容付费吴晓鹏(华尔街见闻):内容付费在财经信息领域,有两种形态。如果是把投资人请来讲一年,搞振他每天看什么项目,这是有价值的,资讯比学习更有价值。毕竟历史上博客及现在的微信公众号,董藩或许都会有降温的时候,真正让一个东西活下来的是“品牌”。
比如说把50位最顶级投资人的朋友圈地址栏做成一个信息,主张收我都每天会看,我就知道他去哪家公司了,这就是资讯的价值,如果定99块钱一定有人买。纪中展(知识分子):缩型如果从内容付费的角度来讲我极不看好,天花板极低、用户太少,想收费的人太多。
对于36氪这种行业属性非常强的媒体,城市可以往行业方向做延展。
从内容天花板来讲,搞振“知识分子”如果定义为媒体,就没有什么空间,在短期内没有收入的可能。传统的课程培训,董藩本质是为了增加技能,是一种技巧和实操性的方式方法,而知识是一个高于技能,系统性的动态的并且持续进行的的行为。
因为这是相对陌生的领域,主张收他们之前已经习惯于通过付费订阅等形式,来为有价值信息买单了。但是随着消费升级,缩型网络支付等外在条件搭建完毕等前提下,同时个体意识空前强大,越来越追求自我的实现与价值。
但收费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,城市半年后,两家报纸网站首页的点击数下降了43%,用户则减少近90%。知识付费会出现KFC吗?在上个月的两会上,搞振马化腾提到一个现象的变化,搞振中国以前的互联网模式叫C2C(CopyToChina),但是发展到现在是叫KFC(KaobeiFromChina),中国模式逐渐开始反过来影响欧美互联网模式。
(责任编辑:乡裕美)
- ·80高龄的黑暗骑士,在游戏中书写过哪些传奇
- ·印尼宣布迁都决定,但还没想好要搬到哪里
- ·款姐出街 马蓉与王宝强财产分割后又炫富了
- ·中国拒收后美国将大量垃圾运往这国 被送上一句话
- ·神马专车怒怼特斯拉:278辆车 超20%出现机电故障
- ·鹅眼:不缺科幻元素,探秘中国首个火星真实模拟体验基地
- ·刘诗诗新剧真的很赶客
- ·中国小伙当上尼日利亚酋长
- ·警犬追捕嫌犯误撞豪猪 脸上被扎200根刺
- ·十年漫威复仇者带给我们什么
- ·库里1V1抖肩三分杀死比赛
- ·1分钟帮你缓解后背疼痛
- ·国家卫健委:超七成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
- ·众人质疑火勇大战判罚 戈贝尔:上周我们可不敢那样防
- ·市场需求倒逼光伏行业升级 汉能不怕“倒春寒”
- ·赵丽颖微博取关前经纪人黄斌